历史杂谈:浅析隋代敦煌藻井图案演变研究连珠纹连珠纹是一种带有珠的装饰纹样,它常以一种连续的方式出现在藻井的四壁上,最早出现于西魏时期。连珠纹是从莲花中提取而来,在隋代以前没有出现过莲花连珠纹,连珠纹在我国的出现时间大约在魏晋时期,但是连珠纹并不是我国传统的纹样,而是由印度传入的装饰图案,我国最早使用连珠纹是在东汉时期。

北魏时期,连珠纹应用于石窟寺壁画中,隋唐时期,连珠纹广泛应用于壁画中。隋代敦煌藻井中出现的连珠纹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连珠形,二是圆环形。连珠形图案是一种连续的图案形式,由两个相同的圆形或方形组成,这种图案在隋代敦煌壁画中比较常见。从隋代敦煌壁画和唐代敦煌壁画中可以看出,圆环形图案出现于隋朝、唐朝。但是圆环形图案并不是隋唐时期的主题纹样,只是在隋代敦煌壁画中才出现过。

莲花又称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喜欢的人很多,我女朋友在塔木纹身纹的就是荷花,简单但很好看。「再者,悉皆莲华化生真金色身,三十二相,故云超世希有」。极乐世界不是胎生、不是卵生,他是化生。胎生、卵生都有苦,化生没有,莲花化生。莲花代表清净,莲是根在泥土里头,代表六道,六道染污;莲花的茎在水里面,水代表净土,水代表清净。泥代表染污,六道;清净是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茎在这个里面。

佛教用莲花表法,尤其是净宗,净宗也称为莲宗,从莲你才能看得出清净。所以身是法性身,居住的土是法性土,六根所接触的境界皆是性德自然的成就。「真金色身,三十二相,故云超世希有」。三十二相前面我们学习过,是世尊随顺当时一般社会大众的知见而说的,实际上不止。《观无量寿佛经》里,佛给我们介绍阿弥陀佛,就说阿弥陀佛身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随形好」。

现代设计源于欧洲也源于欧洲的艺术和工业生产的糅合在艺术方面欧洲乃至全世界的高端艺术都源于宗教如欧洲的教堂壁画和中国敦煌的壁画等等最高尚的艺术源于信仰和自我的人性释放而设计是世俗化的艺术而设计为了达到高端人群的审美水平必然会跨越世俗化的阶段进入信仰的高度引言中国是一个有浩瀚文化历史的悠久文明古国,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大量的文化瑰宝。
从新石器时代的末期开始到中国封建文化的鼎盛时期直至衰败,甚至延续到新中国的建立至今,宗教的影响在中国的艺术史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是众多民间艺术,视觉艺术的心理根源和文化根基。宗教艺术作为辉煌灿烂的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文化与审美价值已不容置疑,其中,西藏的佛教艺术,云南的东巴文化艺术,敦煌的壁画,以及中国不同省份所出现的民间艺术,例如脸谱,剪纸,年画,服饰等都将是讨论的重点。